会议纪要|“古典德性观与教育的本质”学术工作坊在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成功举办
柏拉图的《普罗泰戈拉》与《美诺》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重要文献,针对德性的本质及其是否可教的问题提出了某些深刻的原创性思考,在伦理学和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历史影响,而且对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借詹文杰研究员最新译作《普罗泰戈拉·美诺》(商务印书馆,2024)出版之际,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世界本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和西安外事学院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于2024年8月22日在北京举办了“古典德性观与教育的本质”学术工作坊。本次工作坊汇聚了约20位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包括古希腊哲学、近现代哲学、政治哲学、中国哲学等领域的学者,为讨论古典德性观和教育理念的古今之变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有益的交流机会。
工作坊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马寅卯研究员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聂敏里教授担任主持人。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黄裕生做了开场致辞和总结发言。
上 午 场 学 术 讨 论
古典德性观与教育的本质
Beijing·2024·8·22·AM
·「古典德性观与教育的本质」学术工作坊
在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成功举办.
黄裕生
清华大学哲学系
教授
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本次研讨会的缘起首先是希望围绕詹文杰翻译的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篇》和《美诺篇》展开讨论,由此可以扩展到更广泛的关于德性和教育的探讨。黄裕生强调了译者以现代视角对古典哲学进行翻译和注释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今天讨论的古典德性观与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涉及现实议题,而我们需要特别留意古代的德性观念跟现代社会对德性的理解的差异。他希望通过讨论能够促使我们反思目前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某些实际的教育问题。
詹
文
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詹文杰研究员为研讨会做了引言,介绍了柏拉图关于德性和教育方面的一些基本思想。他提到,希腊语“aretē”被翻译为“德性”,它被认为是确保人们在生活中做正确的、高尚的事的能力或品质,也是确保人们总体上“活得好”的能力或品质;如果总体的人生就像航海的话,那么德性就像是一种完美的航海术——不过这种技艺类比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柏拉图有时强调德性和一般的技艺是不同的。如果德性是知识,它会是一门什么样的知识?它是不是可以像几何学知识一样由老师传授给学生?如果德性不是知识,它会是什么?如果它是不可传授的,那么它能够以什么方式被我们获得?这些问题是柏拉图在《美诺篇》和《普罗泰戈拉篇》中关注的核心问题。
詹文杰还提出:柏拉图在这两篇作品里没有真正提出他自己正面的建构性学说,只有到了《理想国》柏拉图才真正给出了自己的正面学说;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德性是建立在哲学知识上的,它超越了算术、几何等数学知识,是对善的理念的把握;柏拉图用“三个等级”的学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等级分明的智慧分布图和德性分布图;柏拉图在“洞穴譬喻”里描绘的启蒙图景跟近代哲学家的启蒙思想非常不一样,他对平等主义和民主观念不仅是怀疑,而且是有敌意的。詹文杰表示,我们今天一定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柏拉图的等级制思想和精英主义论调。
詹文杰还认为,柏拉图关于德性的学说被亚里士多德扬弃了,因为亚里士多德清楚地区分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再从理智德性中区分出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这样,“德性到底是不是知识、德性是不是可以被传授”这样的难题就以某种方式被克服了。道德德性,也就是勇敢、节制和公正之类,不是以理论的方式可以直接传授的,而是主要依靠从小反复做特定的行为,通过习惯化而慢慢养成的(这又要求有德的长辈和正确的法律起作用),因为道德方面的品质不仅涉及理性(logos),更重要的是涉及情感、欲望和行动。
最后,詹文杰提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了一套别具匠心的教育方案,似乎表明他相信德性是“可教的”,但是他在许多场合不得不引入理性教导之外的因素:受教育者的自然禀赋、社会政治法律环境、运气和超自然的神,等等。詹文杰认为,拥有完满德性的“哲人王”(或儒家讲的“圣人”)不是如柏拉图所说“罕见的”,而是不可能出现的,它只能被视为一个理想,而人们最多能够做的是接近这个理想,成为某种意义上有德君子,但绝不能僭称自己具有完满德性。
陈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静研究员围绕德性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讨论。她认为:德性是否可以视为一种知识以及它能否被传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西方哲学从一开始便将德性与知识结合在一起,而中国的传统则更侧重于德性本身,较少讨论知识;宋明理学强调了“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区别,不过也认为道问学并非单纯的知识问题,而是通过经典学习圣贤的道理,以指导德性的修养。陈静还分析了《论语》中具体的德目,如仁、智、勇、孝等,并指出这些德性的观念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三纲五常的基本框架,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的伦理观念。
陈静还提出一个关键问题:为何中国的伦理核心是仁义礼智信,而非自由民主。她认为,这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传统的伦理观是在三纲五常的框架下形成的,儒家思想并不承认德性是历史生成的,而是认为这些德性是天赋予的。她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进行了对比,指出儒家强调的“天下有道”是普遍适用的,而道家则认为“道生天地”,强调变化的可能性。在儒家看来,获得德性并不在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在于觉悟内在的本性。陈静引用了孟子的话,强调寻找人性中固有德性的重要性。
最后,陈静反思了近现代中国的伦理困境,指出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三纲五常面临挑战,现代化与西方理念的引入并未完全落地。她呼吁中国当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强调理论学习者应当努力为此贡献力量,寻找适合当代社会的伦理框架。
赵法生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
教授
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赵法生教授提到现代教育面临一些严重问题。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小学生的抑郁症发病率很高,这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一些违反人性和教育规律的东西。赵法生认为: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与先秦儒家在德性追求方面有共同之处,探讨美德与知识的联系,以及如何成为有德性的人,然而,随着哲学的发展,后世的形而上学与德性培养的关系逐渐疏远,到了康德那里,哲学又开始强调实践理性,提升了道德的地位。赵法生还对苏格拉底与孔孟的德性观进行了对比,他认为,苏格拉底对德性的抽象追问与孔子的个性化教育方法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孔子关于“仁义礼智”的说法与苏格拉底关于诸德性的定义也存在显著差异。在讨论“美德是否可教”时,赵法生认为,苏格拉底承认美德是知识,因此是可以教的,这为理性主义伦理观奠定了基础,而儒家的“成德之教”则强调教导的是“道”,而这个“道”不仅仅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更是一条可以践行的道路。最后,赵法生还分享了自己践行乡村儒学的经验,通过一些成功的教育个案分享了儒家教育理念在改变个人生命状态方面的实际作用。
马寅卯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马寅卯研究员首先讨论了“德性是否可以教授”的问题。他认为,尽管表面上看《普罗泰戈拉》中苏格拉底似乎支持德性不可传授的观点,但是实际上我们看不到苏格拉底果断得出“德性不可教”的结论,而柏拉图对此也应该未明确给出结论;苏格拉底通过列举贤达之人未能成功教育其子女的例子来证明德性不可传授,这种经验性的证明方法并非苏格拉底的惯用方式,应该被视为只是虚晃一枪。
其次,马寅卯强调在讨论德性时需要区分“德性知识”和“德性本身”。关于德性的知识当然是一种知识,它与自然科学、数学等知识一样可以被传授,因为我们可以教导一个人什么是善、正义、节制等;然而,德性本身是否是一种知识是值得怀疑的,即便我们承认德性是一种知识,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也有很大的不同。马寅卯还提到了柏拉图的“回忆说”和康德关于历史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划分,借此说明何种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何种知识实际上不能通过外在的传授而只能通过某种“唤醒”而被领会。马寅卯提出,一个人掌握德性知识并不意味着他就是有德性的人,因为德性涉及自由意志的作用,而且德性的传授是否成功最终仍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自由意志,另外,判断好坏善恶或者道德抉择还涉及判断力的因素,而判断力不是某种像数学知识一样可教的,就像康德所说的,判断力只能通过实践不断磨练。
此外,马寅卯还针对詹文杰最新翻译的柏拉图《普罗泰戈拉》和《美诺》两篇对话分享了他个人的阅读体验。他认为詹文杰在翻译工作中的认真态度和精湛技艺让他的译文兼顾到了准确性和可读性两个方面,从而能够在多个已有译本中脱颖而出。马寅卯还强调像柏拉图对话录这样的经典著作对于训练我们的智力仍具有特别的意义。
聂敏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聂敏里教授围绕《普罗泰戈拉篇》中“德性可教”的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聂敏里教授首先提到,雅典在希波战争后建立了海上帝国,提升了公民的地位,这样雅典公民承担了许多司法仲裁方面的事务,这就要求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政治素养,而这也就涉及公民教育的问题,而“德性可教”的观念对于公民道德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聂敏里还认为,普罗泰戈拉倡导公开的教育而不是以某种隐秘方式进行道德教育,这是值得肯定的,因为道德培养需要诉诸公共理性和公开的知识,而不是诉诸所谓微言大义、隐秘的知识或天启之类的东西。不过,“德性可教”的说法也可能会引出负面的东西,因为它可能会让人认为,人的德性和品质是可以随教育者的心意而任意塑造的,譬如在后现代处境中人的性别意识被视为文化塑造的而不是自然的,这就为极端的相对主义开了后门。最后,聂敏里教授强调,“德性可教”的理念需要接受现代的反思,特别是在理解古代德性时,不能简单地将现代道德观加以套用,因为古代的德性通常指的是统治者的统治能力,而且这种德性教育往往与等级制度相联系,而现代的公民教育则基于个体主权,这两者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差异。探讨“德性可教”既要关注其对于现代社会而言积极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古典局限性。
周濂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周濂教授表达了对当前教育遇到的困境的反思,他首先指出,认同现代价值的教育工作者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包括复古保守的思潮、不容反思的强力乃至生物技术和AI技术等现代科技,等等,而我们需要思考在面对如此多的阻力时如何一方面规避这些阻力带来的负面效果,另一方面坚持关于人性的健全理解。在提及现代科技的威胁时,周濂强调,科技可能使人格的统一性、生活的统一性乃至文化本身分崩离析。自然科学始终从第三人称视角出发试图说明“人是什么”,而人文学科则始终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解释“我是谁”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强调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的第一人称视角的重要性。
针对“我应该怎么过自己的一生”的问题,周濂谈到了古希腊人关于“eudaimonia”(幸福)的理解,这就是追求人生的“繁盛”,这种“繁盛”在于生命的力量在生活赋予的广阔空间中的卓异展现,也就是个体应在道德、心智、身体和实践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并且在实践中展现出来,这就要求一个人不仅仅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或片面的人,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全面的人”——在非专家的意义上可以被说成“业余的人”。周濂还讨论了现代社会中“情感堵塞”的现象,提出恢复个体在身体与精神方面的健康状态是当务之急,并且倡导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最后,周濂表示,未来并不由我们决定,人生有各种各样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为我们的自由打开了可能性。
张源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源教授同意陈静老师的观点,认为德性是历史生成的。她分析了《荷马史诗》关于德性的描述,强调希腊人的aretē与古罗马的“virtus”相似,最初主要指男子气概,与勇气和力量相关,而随着古典德性的演变,“节制”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得到强调,并逐步与智慧和勇敢并列,成为一项重要的德性,随着古风时代城邦的兴起促成节制和正义等公共德性受到重视,而到了公元前5世纪,正义被确立为最重要的德性,这跟城邦公民政治取代了过去主权者一人之治是紧密关联的。
张源提到,随着古希腊城邦民主化,公众参与政治的必要性使得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变得重要。她引用法国史学家马鲁在《古典教育史》中的观点,指出古典教育的转型在于从私人教育向公共教育的转变,而这伴随着由一人之治向多人之治的过渡。在讨论教育的形式时,张源提醒我们注意广场和剧场教育(包括演讲和悲剧演出等等)在古典时代的重要性。最后,张源探讨了《普罗泰戈拉篇》中柏拉图关于德性可教性问题的思考,认为柏拉图是试图通过苏格拉底的言论来反对伯里克利的德性观,提出教化的目标是为了培养自由的人而非技术专家,而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公共的城邦公民还是培养个体自由的人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总之,张源认为,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中是与修昔底德的历史观进行对话,质疑伯里克利的德性典范地位,而这反映了古典德性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值得我们深思。
刘飞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
副教授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刘飞副教授首先提出,柏拉图《普罗泰戈拉篇》的“德性即知识”主张体现了某种“内在德性观”,这种观念强调德性的内在性,与亚里士多德强调“实践”的德性观形成对比;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的讨论展现了内在德性观和外在德性观的根本分歧,一方面普罗泰戈拉认为德性是外在的,关注在家庭和城邦中的成功与荣誉,另一方面苏格拉底坚决主张德性是内在的,关系到灵魂的发展与完善。其次,刘飞分析了柏拉图内在德性观的困难,认为它缺乏整体性的生命实践观点,使得无法统一生命的各个部分,并且他认为亚里士多德通过“实践”概念解决了这一问题,强调德性不仅关乎理智,还涉及情感和欲望的协调与发展。最后,刘飞讨论了内在德性观与当代德性教育的关系,认为内在德性观是复兴德性伦理学的重要前提。他强调,德性不应仅视为外在的规则,而应与个人内在生命的完善密切相关,只有当人们相信德性能够带来真正的善生活时,德性伦理学才能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获得生命力。
下 午 场 学 术 讨 论
古典德性观与教育的本质
Beijing·2024·8·22·PM
·「古典德性观与教育的本质」学术工作坊
在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成功举办.
程炜
北京大学哲学系
长聘副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程炜长聘副教授首先对詹文杰的新译本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提到附录中关于译名的讨论、关于西蒙尼德诗篇的全文整理和翻译,尤其还提供了Beresford的对这篇诗文的重构,这让有兴趣的研究者可以针对这篇诗文展开更细致的讨论。
其次,程炜提出,詹文杰将《普罗泰戈拉》和《美诺》放在一起这点也是很有意思的,这种组合突显了这两部作品在伦理学方面或美德教育方面的紧密联系,不过,《美诺》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在学界有很多争论,譬如有人认为它主要讨论的是知识问题,这样他们就会把《美诺》跟别的对话(例如同样谈论了“回忆说”的《斐多》)放在一起。
最后,程炜讨论了aretē或德性问题。他提出,aretē这个词在古希腊早期确实被用来描述英雄人物的品质,不过它作为日常词语也被用来表示一般意义上的“好”,充当形容词agathos(好、优秀)的抽象名词,因为agathos没有自己对应的抽象名词;这样,aretē就不仅可以用来描述男性或英雄,也被用来描述女性、神、动物乃至一般器物。尽管aretē概念越来越抽象化,柏拉图还是关注与人相关的那种特殊的aretē。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也主要讨论作为人的hexis或品质的aretē。亚里士多德似乎并不认为“德性是否可教”是一个核心问题,尽管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和《美诺》做了很多讨论。亚里士多德关心的是人如何通过实践或“习惯化”来养成德性。亚里士多德提及《美诺》时关注的是其中的知识论话题而不是伦理学。程炜提出,在《美诺》中提出的关于aretē的定义问题,以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处理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而通过比较这两者,我们也许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希腊哲学中德性问题的复杂性。例如,学界关于aretē或德性的讨论通常集中于勇敢或正义这些具体德性,而关于整体德性的定义的讨论相对缺乏,就此而言,柏拉图关于德性整体的定义的讨论就很值得重视。
吕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吕超副研究员围绕康德伦理学与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关系展开论述,她首先指出,尽管当代美德伦理学常将康德视为对手并进行批判,康德的晚期作品(如《道德形而上学》和《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实际上展现出强烈的美德论思想,而康德的美德理论与义务论并非对立,而是可以被视为系统的道德哲学的一部分。吕超认为,康德试图重新奠基古典美德,从自由意志出发给各种具体美德提供统一的定义和基础。吕超指出,康德把美德界定为自由意志执行法则的能力,从而也是在道德上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样,勇气在康德美德体系中具有某种独特地位;康德的美德理论预设了一个需要克服的“敌人”,它可以被理解为感性偏好的不驯服或内在的根本恶。吕超进一步讨论了康德对智慧、节制、正义和审慎的看法:智慧在于对道德法则的认识,节制在于理性对感性的控制与规训,而正义概念则比较复杂,一方面正义被归入外在自由与法权的范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善的主体中理性对感性起支配地位,而审慎在康德的伦理体系中被边缘化,更像是一种受经验限制的追求幸福的功能。吕超最后总结道,康德的美德伦理揭示了主体内部的敌人,这种敌人的存在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和意志的强度来克服。她强调,复兴美德伦理学不仅需要认识古典伦理,更需要对人性及其复杂性的深入理解。
苏峻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副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苏峻副教授讨论了古代伦理学的某些现代解读,尤其强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学中的怀疑论色彩,他认为,若从怀疑论角度解读他们伦理学,将更有可能与现代价值观相契合。苏峻还认为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伦理学的根本论点上实际上相近,尽管亚里士多德在理论上分隔理智与情感,但这种区分在更深层次上并未走得太远。苏峻提到,John McDowell的论述将这两位哲学家视为一个整体,强调他们的优缺点是相互交织的。苏峻提及现代伦理学关于善与正当何者优先的问题,他提出,现代伦理学主张正当优先于善的观念可能是因为关于善的理解有很多分歧,而关于正当能够达成共识,不过,古代人关于善的观念也不是统一的,这点可以在《普罗泰戈拉篇》看到,而这种分歧未必会导致正当概念被置于优先于善的地位。苏峻认为,善的问题不能被轻易被打发,而正当的基础也不是那么容易形成共识的,这点从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的争吵不休就可以看到。认为正当优先于善,背后的希望把正当规则化,而这样似乎可以不再需要把行为之正确追溯到“有美德的人”。苏峻最后提出,我们或许可以把美德伦理学理解为怀疑论色彩比较浓厚的学说,并且将它视为引领我们思考“善”概念的重要资源。
李学梅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哲社编辑室
主任
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哲社编辑室李学梅主任首先回顾了自己在博士研究生时期研究柏拉图美学的经历,认为研究柏拉图的美学和诗学需要关注柏拉图的总体思想,包括理念论、知识论和灵魂学说,而她当时从詹文杰的译著和论著中受到很多启发。她认同柏拉图哲学有一个动态发展的历程,例如关于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柏拉图在早期著作中的确未给出明确答案,而理解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是需要转向《理想国》的框架。李学梅提到自己参与了多部柏拉图翻译作品的编辑工作,深切感受到古典人文教育需要坚实的文本基础,而经典文本对共同体成员德性的熏陶和培养起着很大作用。她还提到,当代年轻人对哲学的兴趣逐渐增加,出版社也非常愿意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多优秀的哲学经典翻译和研究著作,而她作为编辑对詹文杰在柏拉图著作翻译过程中精雕细琢的工作态度表示赞赏。李学梅还谈到了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理念,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对终极问题的探索,包括对真、善、美的认知,而在探讨德性可教不可教时,需要认识人类灵魂的本性,尤其要重视对美的热爱以及正确的情感教育。
王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旭助理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翻译经历提出,翻译是一种思想汇通的努力,是将他者的思想引入我们自身的思想体系之中,而经典文本的准确翻译尤为重要。她认为,翻译不仅对译者自己的研究有极大帮助,而且可以丰富汉语思想的表达,我们应当在学术翻译工作中坚持精雕细琢,做出经得起考验的译本,而不是满足于机器式的草率翻译。
王旭认为,哲学处理的很多问题是开放的、甚至无定论的,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很多与古代哲学家的问题是一致的,只是这些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以新的形式出现。哲学的对话是一种开放的过程,旨在通过提出和留下问题,使思考更加丰富和深刻。关于现代中国教育观,王旭指出当代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民国时期的开展的讨论至今未有成熟的结论。她赞同“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认为这可能是构建现代教育观的重要命题。她反对国学热中某些人倡导的机械式背诵的教学方式,主张教育应启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而非仅仅让他们背诵经典。她认为: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学、教育法层面的问题,更是哲学层面的问题:教育涉及“人何以为人”的问题;人应当被视为一个不断生成中的存在,而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在精神和灵性上完整的人。
曲经纬
西安外事学院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西安外事学院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曲经纬助理研究员针对教育的本质及其人性论基础的问题谈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目前的教育系统似乎很大程度上发挥的是筛选人才的功能而不是培养人才的功能,强调“教得好不如招得好”,这种情况是不是意味着人的天性和天赋才是重要的,而后天培养的作用其实有限?他提出,教育的可能性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论的基础上,例如儒家的性善论和“四端”学说,大乘佛教的“佛性论”,等等,而中国传统始终相信人性的可塑性,这就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基础,另外,中国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理想主义和超越论思想为教育提供了方向和指引。他还结合现实发生的某些悲剧性例子提出,当今我们的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可能是价值本体信念的缺失,而非仅仅是心理辅导的不足。
冯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冯乐讲师首先对詹文杰翻译的《普罗泰戈拉·美诺》表达了称赞,认为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无论是注释、译名讨论还是索引都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性,可以用作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常用参考书。接着,冯乐讨论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德性可教性问题上的观点,她认为,尽管两位哲学家在某些方面存在分歧,但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是在延续柏拉图的思想。她还引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的划分,强调道德德性的养成更多依赖于感知和体验,而非仅仅是知识传递。最后,冯乐对“完整的人”这一概念进行了反思,她表示,尽管有人可能认为完满德性是不可实现的,但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本中确实存在一个完满的、统一的德性概念,并且他们仍致力于塑造完美、全面的人;古典德性观可能强调一种目的论式的封闭结构,而现代教育则更关注个体的开放性和多元可能性。
李
文
琪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博士后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李文琪博士后首先从翻译的角度入手评论了詹文杰的新译本,认为它符合理想译本的一些要求,因为它不仅做到了从古希腊文出发,而且很多具体译法保留了古希腊原文的语义丰富性和必要的句法特征,例如,关于agathos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处理,第49页中有一处利用加空格的办法还原了副词“真正地”在希腊原文中的歧义性,等等。同时,他也举了个别可供商榷的翻译例子。李文琪还提出,被教育者究竟是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公民被看待还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被看待,会引发出很不同的教育目标。针对“如何培养一个幸福的个体”问题,他认为,优秀的教育应是自愿的而非强迫的。最后他还提出,我们也许以把教和学区分开,这样,当我们说“德性不可教”的时候,似乎就没有否定“德性是可学的”。
左
逢
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硕士研究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研究生左逢源提出,苏格拉底或柏拉图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引导式的哲学教育,也就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帮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他分析了《美诺篇》中关于知识与德性问题的讨论,尤其是如下几个命题:1. 可教的事物必定是知识。2. 知识必定是可教的。3. 可传授性和知识之间有密切关联。他将学界对传授行为的理解归类为三种观点:1. 标准读法:认为教师必须具备知识才能进行有效传授。2. 学习者读法:认为传授过程是让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3. 反标准读法:认为知识不能完全被传输,教师只能引导学生产生类似的信念,而非直接传授系统化的知识。左逢源表示他支持标准读法,并通过《美诺篇》和《普罗泰戈拉篇》的文本来论证这个观点。左逢源还讨论了为什么某些知识可以传授而另一些知识不能,以及美德作为不同于技术的某种特殊知识为何不能通过简单的方式被传授。最后,他认为现代德性教育的问题在于过分强调教育者的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训,而忽视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思考和发现的能力。
会议总结
古典德性观与教育的本质
黄裕生
清华大学哲学系
教授
黄裕生教授为此次研讨会做了简短总结。他表示,此次小型讨论会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就是引出了大家的思考,让我们相互了解各自所关心、所思考的问题是什么,例如,陈静期待中国当下出现新的思想大家和时代的立法者与立教者,能够真正整合古今中西的传统而提出真正适合当代中国社会的理论指引和伦理框架,再如,周濂和张源都提到了“业余的人”或“全面的人”,也就是柏拉图所谓“非专家和自由公民”。所谓“业余的人”可以被视为自由的人,不被特定的专业和社会角色束缚,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理解和推动时代的进步,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中的君子人格,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学者、官员或者商人这样的角色身份或者“器”,而更是某种理念、道理、思想的承担者。聂敏里提到的某种版本的隐微教育走向了神秘化和非公共性,这也是今天值得面对的问题。其他与会者,有的谈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同一和差异,有的谈到了德性的内在性和外在性、人文德性和自然德性,有的讨论了康德的德性观与希腊德性观的差异,等等,都非常有意义。
针对苏峻提到的“善”的优先性问题,黄裕生做了专门的评论。他指出,中西古代思想都预设了最高的善,它作为宇宙的善、天地的善规定着个人的善、城邦的善,并且古代思想还预设有人能认识这个最高的善;可是,基督教思想设定人是有限的,无人能完全认识最高的善,而且修德也是有限的,无人能达到最高的善。以康德为代表的近现代伦理观不再从最高的善或最高目的出发,转而更关注底线的善,关注个体的人,把人自身确立为目的。这一转变是现代伦理和古代伦理的根本区别所在,而这对我们理解古典哲学与现代思想的差异至关重要。最后,黄裕生强调,今天的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实际上与我们如何回应古代思想相关,而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在古今之变的视野中理解古代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普罗泰戈拉·美诺》[古希腊]柏拉图 著,詹文杰 译
(商务印书馆,2024)